返回
顶部

党建文化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党建文化 >> 读一本好书 >> 详细内容
“医乃仁术,医乃人学” ——读《爱的教育》有感 康复医学科 马荣连

     《爱的教育》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由夏丏尊先生翻译的,书中叙述了亲子之爱,师生之情,朋友之宜,社会之同情,几近于理想的世界,虽是幻影,却又不失现实的感情。初读之,虽不似译者那般流下了感动的泪水,却也是感慨万千。

       孩子的世界是至真至纯的,鲜有物欲的影响。相比之下,成人的世界则不那么单纯,现今世界物欲横流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,人们不再互相信任,甚至充斥着欺骗与尔虞我诈。于是联想到我的职业、我们现在的行医环境与医患之间的关系。

       目前医患关系的恶化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。医护人员从“非典”时期的白衣天使,到现在少数人口中的“白狼”,甚至有些地方的医生要戴着头盔上班,大多数患者对医院产生了怀疑,对医生不再信任,医患之间的关系已经降到冰点。不可否认,目前绝大多数医生仍恪守着职业操守,而且医生的付出和得到的回报也极不相称。但是鉴于目前医患关系的严峻现实,医生仍要眼睛向内,正视并克服自身的不足,培养良好的适应、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能力,提高道德修养,加强医德医风建设,把医生自己培养成身心健康的社会人、合格的医务工作者,在构建良好医患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,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。

       古人云:“医乃仁术,医乃人学”。仁,是儒学的核心,是佛学的内涵。古人将治病救人的宗旨,用一个“仁”字统括,体现了最高的道德境界。孟子说“仁者爱人”,道出了“仁”的本质。医乃仁术,集中表达了医学的仁爱、仁慈和仁义。历代医家都推行仁术,皆以“大庇苍生”“大济众人”为己任,这是中医学的优良传统,世代相承,流传不息。因此,在医患沟通中,医生须牢记“仁”字,保持积极的心态,发挥主导作用,时时拥有一颗仁慈、善良的心。诚如明代陈实功所述:“先明儒理,然后知医理。”

    “医乃人学”,人学是关乎人心、人性、人情的学问。在祖国医学几千年的历史中处处体现着这一思想。中医学的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“中医是治有病的人”,则真切地揭示了中医的人学内涵,亦如《内经》所言“天地万物,莫贵于人”。医学是面向人而生的,是为了呵护人的健康、解除人的种种不适而产生的一种专门的学问。就其本质而言,医学是为了人、为着人的。因而关爱生命,人之天性,合情合理。

高强度的职业训练往往使医生与患者及其亲人在“感觉”方面发生错位。比如在接诊急腹症病人时外科医生的口头禅“剖腹探查”,一旁的患者或家属听到后心里肯定不是滋味。在医患沟通中,医生要有意识地从专业角色中跳出来,寻求与患者和家属的感觉产生共鸣。医生不仅在疾病治疗上能为亲人之不能为,在亲情方面也可以给病人超越亲情的关爱。当然,在医患关系中,患者也非常清楚医生并非亲人,因而医生对他稍加关怀,他便深刻铭记,于是经常会看到电梯旁张贴着各种各样的表扬信,医生办公室挂着各式的锦旗。有些医生抱怨说,病人太多,因此给每个病人的时间有限,常常是主诉听了一半,处方已经写好,或有甚者直接就问“要什么药?”。其实病人的要求并不多:耐心地倾听,有时一个眼神、一个微笑、一句问候就够了。

       于是我想起一位叫特鲁多的美国医生有一句铭言,这段铭言穿越时空,广为流传,至今仍熠熠闪光:“有时,去治愈;常常,去帮助;总是,去安慰。”